让信念的火把照亮万水千山
发布时间:
2018-10-29
浏览量:
刘仕刚同志,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学专业,2011年4月就职于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从事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秉承着坚定信念、精益求精、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理念,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在自己的岗位默默坚守,继承和发扬着“三光荣”、“四特别”地质精神,为地质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不忘初心,忠于坚守,甘做华勘“大楼”的一块“红砖”
“居其位,安其职,尽其诚而不逾其度”。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传统地勘行业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面临新形势,刘仕刚同志不忘初心,几年如一日,长期坚守在野外一线,先后参加、主持包括各省市地质勘查专项资金项目、局内项目、市场服务项目在内的一大批地质勘查项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2017、2018连续两年,他积极响应“走出去”战略,在春节前夕,临危受命,放弃地质人难得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在一片祥和的节日氛围下,与项目组同志们毅然决然的踏上非洲项目的征程。苏丹项目,工区在缺水没电的无人区里,条件相当艰苦,日常用水就如同雨后路边水洼里的水一样浑浊,补给困难,能吃上土豆、洋葱这样的蔬菜已经算是奢侈,年夜饭最好的菜就是一盘西红柿炒鸡蛋。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与项目组的同志们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凭借着对地质事业的一腔热血和拼搏精神,圆满的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加纳项目,在距春节仅有半个月的时候,当得知项目组缺人手,刘仕刚同志果断加入,而此时,他的妻子已有8个月的身孕。
他自己常说“我就如同这华勘‘大楼’的一块‘红砖’,虽然普通平凡,但我承担着自己该承担的,同时也使自己成为那不可或缺的一块”。
牢记使命,攻坚克难,争做总院发展排头兵
在传统地勘持续低迷的形势下,任何一块市场都显得尤为重要。2018年的无锡物探项目是我院第一次在南方水乡城市开展物探工作的经验,面临重重困难,刘仕刚同志没有畏惧,牢记一名共产党人的使命,勇于承担,带领项目组积极面对、攻坚克难。为了提高数据质量,他们夜间加班加点试验;为了赶工期,他们几乎不休息;为了节约成本,他们在三十六七度的高温下坚持自己布极,即便汗水多次浸透衣服;梅雨季节,淋大雨成了家常便饭;“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在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提交了让南京中心满意的成果,树立了总院的品牌。
在《温家宝地质笔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坚信,没有翻不过去的山,也没有到不了的岭。山越高,意志愈坚;岭越远,胸怀愈宽。一个不畏艰难困苦的人,一定会到达光辉的顶点。”刘仕刚同志就是凭着不怕“山高岭远”的精神,不断开拓进取,为总院、为华勘的发展努力拼搏着。
砥砺前行,担当作为,不做转型升级掉队者
由于总院物探一直服务于传统地勘工作,在设备技术以及业务范围上都长时间未有引进更新,在转型升级和改革发展的浪潮中,作为传统地勘中的一员,刘仕刚同志存在一定弱势。但他没有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从未做过高密度电法的他,通过不断请教学习,查阅资料,硬是带着两名没有物探基础的项目组成员协助南京中心圆满完成了高密度电法工作任务,效果明显,获得好评。
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学习水工环、地灾等方面的技术方法及工作手段,积极补齐新领域里的知识短板,向专家同事探讨学习,不断增加知识储备,力争做到在转型升级的新领域、新环境、新项目工作中独当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办调研视察时讲道:“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有了这颗心,就会‘痛并快乐着’,再怎么艰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就不会患得患失。这才是符合党和人民需要的大奉献”。当前,地勘行业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严峻复杂的困难挑战,刘仕刚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工作岗位,勇于担当作为,为总院、为华勘、为地质事业、为祖国默默奉献。他怀揣着坚定的信念,为“中国梦”不懈奋斗!这就是地质工作者新时代的使命与情操!
信念,项目,地质,同志,总院,自己,地勘,使命,工作,传统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2023年第二批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总成绩和体检人员名单
2023-11-21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2023年第二批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面试工作安排
2023-11-16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所属事业单位 2023年第二批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面试工作安排通知
202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