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下沉社区,让党徽在 “抗疫”一线熠熠生辉
发布时间:
2020-05-07
浏览量:
坚守下沉社区,让党徽在 “抗疫”一线熠熠生辉
——地勘总院下沉社区党员刘钧沅抗“疫”纪实
“怕吗?我也怕。上吗?必须上!”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他积极作为、主动担当,第一时间奔赴社区报到,每天起早贪黑进行轮值,对出入人员车辆“一核查两询问一登记”,用行动织密社区完全网格,用坚守筑牢社区防护堡垒,用奉献诠释使命担当。他就是地勘总院第一批下沉社区的党员刘钧沅。
没有问题,我肯定完成任务!
因工作需要,原总院下沉社区人员需要进行调整,在关键时刻,刚结束春节探亲返津隔离的钧沅接到了总院书记的电话。
“钧沅,现在需要你替换王纪昆,下沉到和平区金泉里社区”。
“没有问题,书记,您就放心,我肯定完成任务”,钧沅斩钉截铁地说,没有一丝的犹豫。
“这样你就需要每天从河东跑到和平,路上的时间比较长,不是很方便”。
“没有关系的,公交没有停,我可以坐公交,戴好口罩就行”。还是坚定的回答,没有畏惧。
当时正是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公交车上的人寥寥无几,大家都在居家办公,大门都不敢出,政府也建议大家出行最好开私家车。但钧沅同志爽快地回答,不计个人得失、不顾个人安危、“疫”不容辞、“疫”无反顾,没有一丁点犹豫。
这是一段简单的对话,一句朴实不能再朴实的话语,但却在这关键时刻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日夜坚守防控一线 筑牢社区疫情防火墙
社区是遏制疫情扩散蔓延的主战场,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一道防线。作为第一批下沉金泉里社区工作的党员,钧沅同志主动联系社区负责人,及时联系、即刻上岗,火线加入碧云里3号点位的小区值守,着手人员排查、车辆管控、防疫宣传和消毒等工作,努力做好社区防疫宣传员、守门员、排查员,疏导员。他居住在河东区,离下沉的和平区金泉里社区有近20里路程,早上8点的班,他不到7点就得从家出发,晚上10点下夜班,他11点多才能到家,如果夜班连上转天的早班,他顶多只能睡6个小时。但他从来没有提起过,依然默默地早出晚归,顶风冒雪,顽强战斗在防疫第一线。钧沅同志出色的工作赢得了社区上下的广泛赞誉,被社区第一书记称为“距离最远,心离群众最近的你”。
“哪里有困难我就出现在哪里”,三月份钧沅同志从碧云里3号点位换岗到河沿里点位。这是一个有着1480多人,人口流量大、老年人口多、值守任务最重的老旧小区,钧沅同志不遗余力地开展工作,细致耐心给居民解释测温、扫码、查出入证的必要性,坚守在小区门口,对出入居民进行登记排查宣传,监测小区居民健康状况,帮助出行不便的老年人和居家隔离人员投递快递和运送生活用品,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但他却忘记了密切接触的危险,一心舍小家为大家,用“志愿者”的新身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为小区居民安全保驾护航,筑起了一道疫情防控的铁墙。
誓言铮铮担使命 抗“疫”一线淬初心
随着疫情形势的发展,社区防控进入了攻坚期,金泉里社区增加了7个夜班点位,钧沅同志发扬华勘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地质精神,毅然向第一书记请战值守夜班任务。在小区入口一守就是12个小时,冷了,就在原地跺脚跑两步;饿了,干脆面、面包就是最香甜的大餐;困了,就在门岗亭迷瞪会。在第一批市级机关下沉干部撤离,轮换第二批下沉干部之际,钧沅同志依然坚守在疫情防控“战场”上,这一坚持就是一个多月。
在这疫情防控的决战期,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筑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作为点位负责和临时党小组组长的钧沅同志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党性教育活动——“临岗战前向党旗宣誓”。他带领小组党员同志重温入党誓词,面对党旗,右拳高举、誓词铮铮……这是一场特殊而庄严的党员宣誓仪式,这是一道攻坚克难的动员令,这是一次涤荡政治灵魂的洗礼。这次党建活动彰显实效,提振士气,切实鼓舞了下沉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责任意识。
使命在肩、初心如磐。在这场疫情“大考”中,刘钧沅同志用自己的行动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用忠诚和责任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将“特别能战斗”的华勘精神彰显在社会一线,再一次让党徽在“抗疫”一线熠熠生辉……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项目顺利完成后期土壤及作物采集
2023-09-21
2023-09-21
2023-08-23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所属事业单位 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拟聘用人员公示
202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