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产品管理
  • 新闻资讯
  • 介绍内容
  • 企业网点
  • 常见问题
  • 企业视频
  • 企业图册

河北省赤城县万全寺矿山深部及外围勘查简介

发布时间:

2018-10-31

浏览量:


1.矿区地理位置:

矿区位于河北省赤城县东卯镇。

地理坐标:东经116°08′46″-116°10′54″,北纬40°49′27″-40°51′22″。

2.矿权情况

矿区现建有100吨规模的万全寺银(金)矿矿山,采矿权3.4km2,外围探矿权21.95km2。

探矿证号:1300000530054。

3.矿业权人名称: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

4.勘查开发矿种:金 银

5.勘查工作程度:初步普查

6.矿权转让方式:合作风险勘查和开发

7.主要工作区介绍

万全寺银(金)多金属矿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中部东西向尚义—平泉铜、钼、铅、锌、金、银成矿带、北北东向上黄旗—乌龙沟铜、铅、锌、金、银成矿带和北西向蔡家营—万全寺银、铅、锌成矿带的交汇部位。

万全寺矿区为Ag、Au、Pb、Zn多元素组合的成矿区。初步普查表明矿区成矿集中,矿化带规模大,仅对部分矿体进行了评价,就获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整个区应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矿体主要受NW、SN向两组断裂裂隙带控制,矿体主要赋存在侏罗统白旗组二段的安山岩和粗安岩及闪长岩中,银多集中于白旗组二段上部,而金多集中于白旗组二段下部。矿体一般东或北东倾,倾角70°-80°。万全寺矿区,目前已发现矿带13条,圈出矿体30多条,散布于Ⅰ、Ⅲ、Ⅴ、Ⅵ、Ⅷ、Ⅸ、Ⅹ、Ⅻ、ⅩⅢ、ⅩⅣ、ⅩⅤ等11条矿带中,矿体形态为脉状、扁豆状,具分枝复合尖灭再现现象。矿体产状多为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60-85°,矿体走向延伸50-100米,个别达250-300米,厚度一般为1-2米,个别厚度达5.7米,倾向延深100-200米。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青盘岩化、泥化。分布形式有线型和面型两种,前者受构造控制多见于矿化带两侧,后者发育于岩体内外接触带,局部分带明显。

1996年对区内Ⅴ、Ⅷ、Ⅹ号三条矿体进行详查评价,提交122b级银金属量111.59 吨,伴生金1014.75公斤。据此申请采矿权,并于1997年建成100吨矿山并投产。

2001年继续进行普查找矿工作,投入了地表槽探和少量坑探工作。在采矿权范围内的Ⅰ、Ⅲ、Ⅴ、Ⅷ、ⅪⅤ号矿体新求出122b级银基础储量129.68吨,伴生金1098.36公斤; 333级银资源量178.92吨,伴生金826.06公斤,共求出122b+333级银金属量301.8吨 ,伴生金1944.8公斤。全矿床银平均品位261.69 g/t,金平均品位1.50 g/t。

矿区以往1:1万化探扫面发现14个次生晕异常,异常沿古路沟断裂分布成带。其中H1、H3、H6、H7、H11主要为于下盘(东侧),组合元素以Pb Zn Cu(Mo)为主;H2、H4、H5、H8、H10号异常位于上盘内侧,组合元素以Ag(Au)Pb Zn (Cu)为主;H9、H12、H14、H12位于上盘外侧,组合元素以Au Ag Pb Zn为主。以H1为中心,异常具Pb Zn Cu(Mo)-Pb Zn Ag(Au)-Au Ag Pb Zn分带性。原生晕剖面检查,自古路沟断裂向外异常元素分带也具上述规律。区内两个(E1、E2)醒目的激电异常分别和H1、H2对应,E2 H2是Ⅴ号脉带分布区;E1H1中也有明显的银金、铜铁矿化。从构造形迹上分析,区内Ⅰ、Ⅳ、ⅩⅣ、Ⅴ、Ⅷ号脉带自北而南为同一组北西向剪裂带控制,是本区的主控矿、含矿构造。其它的矿脉也与主成矿带有密切联系。以往的地质工作主要集中于Ⅰ、Ⅴ号脉,而其它矿脉工作程度较低,尤其是各个脉带的结合部位和深部找矿都需要加强工作。

矿区外围21.95km2探矿权范围内,已知矿床点和有望化探异常较多,还有矿化体20余条,有蔡树梁银金矿点,北沟里银金矿点,老王沟银铅矿点、丁目沟铜矿点、温家营多金属矿点、红草沟银矿点、大岭埔银砷异常、富贵山铅锌银钼异常等等。它们均处于成矿条件有利部位,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部分异常矿点未进行实质性工作,可望找到新的靶区。

8.联系方式: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津塘路99号   邮编:300181

  电话:(086)022-84236602   传真:022-84236604

  联系人: 李孝红  E-mail: lixiaohong6498@163.com

勘查,敬请期待,is,资料,store,coming,soon...,the,正在,整理